来源: 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责任编辑:张雪倩
9月11日下午,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2025年工作推进大会在金明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刘彦随,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副主任苗长虹,学部委员秦耀辰、秦奋、潘少奇,学部委员、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乔家君,学部委员、地理科学学院执行院长赵威,地理科学学院和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其他班子成员,学部全体教职工、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代表以及离退休教师代表参加。会议由苗长虹主持。
苗长虹开场致辞强调,此次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2025年工作推进大会,是对过往发展的系统复盘,更是向第六轮学科评估与一流学科建设发起冲刺的动员令。乔家君围绕张锁江校长“战略引领,聚力攻坚,推进双一流建设”报告,分析学科面临的新时代要求、供需错配及竞争压力,并介绍了“四个强化”改革举措,传达了学校工作会议核心精神。党建工作方面,乔家君从打造立德树人新机制、创新党建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汇报。他提到,学部将开展十余项思政活动,紧扣地理学科属性与国家战略,涵盖国情调研、防灾科普等,强化专业认同与社会影响力。他发出号召:新时代与学科评估号角已吹响,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实现地理学科进位目标。
赵威分析学科建设进展情况。他系统回顾了学部在过去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的成果并指出目前存在的短板。针对第六轮评估,他指出三大突破路径:一是扩国际交流,推动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统计相关指标并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二要提高学生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设置专项经费,通过“上台打擂”支持产出标识性成果的师生;三是抓成果质量补短板,攻坚核心论文,组建“论文产出先锋队”并分工申报国家教材奖、教学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他表示,2025年为评估关键年,学部将补短板、强保障,不断提升学科水平服务国家战略,加快人才引进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改善教职工待遇与办公条件,助力师生自信自强,携手实现学科进A目标。
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助理董冠鹏介绍了学科资助项目体系与学术活动相关情况。他指出,学部先锋项目实施以来已资助近八十篇论文,部分高水平成果已在领域内顶刊发表,标志着学部在多领域产出标志性的成果;学术活动方面,学部持续开展的“百年地学讲坛”成果丰硕,2025年上半年学部承办了地理工程大会、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等多场全国性会议,助力学部师生与全国知名学者展开高水平学术交流,拓宽研究视野。他表示,学部会用心做好师生科研服务保障,让大家能把宝贵精力集中在科研攻关上,也期待学部师生依托学部创新发展项目体系在未来产出一系列优质成果,真正让河南大学的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舞台上站稳脚跟、展现优势。
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丁志伟对系所一体化改革与专业建设工作进行部署。他提出,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学部将推进“2+2”本科人才培养,优化课程体系与学分,形成模块化学习新模式,并通过搭建实践平台,设置特色实践课程,更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系所一体化改革方面,学部将打造保障、攻坚、先锋三支队伍,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推动学科范式变革,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理工结合、科教融合、校地联合”打造一流产学研实践基地。他鼓励学部师生坚定攻坚克难信心与勇气,凝心聚力冲刺学科优化与进位目标。
刘彦随以“锚定目标聚合力,精准施策创佳绩”为题作总结讲话。他再次明确学部目标实现一年学科评估上台阶、三年交叉学科新突破、五年一流学科走在前的总体规划以及目前的阶段性目标;并对学科评估补短板强弱项、人才引育工程全面攻坚、工作提质增效等方面做出要求与部署。他指出,全国第六轮学科评估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一流学科建设攻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全国学科评估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一场攻坚战,前有标兵、后有来兵,学部全体师生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凝心聚力、携手同行,要做尖兵、学标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投入到学科评估攻坚工作中来,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为确保地理学科在第六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提质进位,为推动学部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此次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2025年工作推进大会,既是对过往发展的系统复盘,更是向第六轮学科评估与一流学科建设发起冲刺的动员令。站在百年地学底蕴的新起点上,学部以清晰的目标锚定方向、以扎实的举措破解难题、以昂扬的斗志凝聚合力,为地理学科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未来,相信学部全体师生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把会议部署转化为“挑大梁、当先锋”的实际行动,在学科建设中勇攀高峰、在人才培养中守正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担当,不仅为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更将以地理学科的卓越发展,为我国地理学领域的进步贡献更多河大力量,书写新时代地理学科建设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