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次数:
新闻作者:狄利雪 钱海珍
金风送爽启新程,地理扬帆谱华章。9月21日下午,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专业教育在金明校区景兰报告厅举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刘彦随,地理学部委员、地理科学学院班子成员,各系所负责人,师生代表出席典礼,2025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会议由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小军主持。
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刘彦随代表学校和学部致辞。首先,他回顾了河南大学地理学科的百年积淀,从1923年地学创建至今,一代代地理人深耕不辍、奋发图强,形成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专业文化。其次,详细介绍了地理学部由“三院一室一中心”组成的基本架构和聚焦地理科学与工程交叉融合的学科定位,以及地理学部建设“135规划”、地理学科发展“36X体系”和地理科学+技术+工程+实践(STEP)四维融通创新模式;梳理总结了地理学部自成立以来在深化改革、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最后强调指出,学部拥有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条件,地理学科发展要立足平台优势和地域特点,聚焦综合地理学与地理工程前沿,突出时空大数据和生态地理学、气候地理学、地理教育学等专业特色,聚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乡村振兴、都市圈战略和人地系统科学、人类地层学等领域科技攻关,奋勇争先、提质进位,努力实现学科筑峰和一流建设的“双突破”。同时,他希望广大新生要胸怀“国之大者”、树立远大目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民族复兴大业;要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致力于破解复杂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难题;要知行合一,重视实践,尽快融入学部的“系所一体化”培养体系,在深入实验室、研究基地锤炼本领,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地理人才。
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系主任翟彬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对地理学科属性作出阐述,明确其为“观察万物、解读地球、改造世界”的综合性学科,并介绍了新生未来四年的学习实践方向。发言最后,她勉励新生要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热情,锤炼思考协作能力、勇对挫折,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校训,既练就过硬专业本领,又涵养家国情怀,用地理智慧守护绿水青山,以工程担当建设美好家园。
2024级本科生代表张正阳分享了自己一年来的学习成长体会,大学的成长需要主动坚持,他鼓励新生带着求索之心探索专业魅力,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让每一份努力都成为“读懂世界的脚印”。2025级新生代表马昊远则回顾了20天军训的成长与收获,这段时光不仅磨练了意志,更让大家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蜕变。他表示,未来四年未来将学好课程、钻研地理知识,努力成长为能担重任的地理人。
典礼最后,全体师生起立奏唱河南大学校歌,悠扬的歌声中满含对百年河大的敬意,也承载着对新生未来的殷切期许。
开学典礼结束后,专业教育环节随即开展。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丁志伟详细介绍了“系所一体化”改革背景下的本科生培养体系:2025级新生作为“2+2”培养方案的首届受益者,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将会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科研训练与实践中去。他还重点介绍了学部的科研平台,鼓励新生尽早参与到国家级课题与研学项目当中。学部领导、各系所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代表随后与新生进行现场互动,针对新生们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为新生搭建起了解专业、规划学业的桥梁。
此次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专业教育活动不仅是一场隆重的迎新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学业启蒙。通过学部领导的殷切寄语、教师代表的专业指引、学生代表的真诚分享以及详实的专业介绍,2025级新生对地理学科的使命与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在学部科教融合培养理念的指引下,2025级本科生定能以昂扬姿态夯实专业基础、积极投身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脚踏实地、知行合一,为学部、学科高质量发展贡献新时代地理人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