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学部新闻

走近冯景兰先生:冯钟潮研究员应邀来学部作专题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6

浏览次数:


新闻作者:钱海珍 摄影记者:阮子健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9月25日下午,在金明校区地学楼二楼报告厅,河南大学地学专业创始人冯景兰先生之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冯钟潮应邀作题为《走近冯景兰先生》的专题报告。学部百余名师生参会,报告会由学部委员潘少奇主持。

冯钟潮简单回顾了冯景兰先生的求学过程及工作经历,重点勾勒了冯先生辗转于冀、辽、滇、康、川、吉、赣、甘、豫、闽、陕等地开展地质调查、探矿找矿的艰辛足迹。结合一张张已经老化泛黄的手稿和照片,冯钟潮介绍了冯景兰先生在奠定与发展中国矿床地质理论、发现与命名丹霞地貌、开展水文与工程地质研究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冯钟潮还从一个女儿的视角描摹了自己眼中伟岸而慈爱的父亲,回忆了冯景兰先生一片赤诚、报效祖国、感召后人、行大于言的点点滴滴。报告结束后,冯钟潮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亲切愉快的交流。


冯钟潮的分享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让与会师生深受触动。2023级学生顾世博表示,在母校113周年生日之际,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了冯景兰先生身上所展现的爱国、创新、求实、协同、奉献、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今后自己一定以冯景兰先生为榜样,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不负青春、不负时代,成就最好的自我,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冯景兰先生与河南大学渊源深厚。他1923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回国后的第一站便选择了河南大学,主持创建了矿物地质系并任系主任。1927年之后,冯先生陆续任教于北洋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等单位。他在两广地质、川康滇铜矿地质、豫西砂矿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提出“封闭成矿”“矿床共生”等重要理论,首次发现并命名了“丹霞地貌”。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学贯中西,脚踏实地、孜孜以求,体现了科学报国的境界和担当;作为一个教育家,他潜心杏坛、植兰种蕙、奖掖后学,培育了众多院士和学科中坚。冯景兰先生是中国地理学界的一面旗帜,更是河大地理人尊崇和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