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3
        浏览次数:
深耕地理学术领域,赋能创新发展之路。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始终秉持“探索、创新、融合、致远”的精神,以扎实的学科建设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用前沿的科研成果助力区域发展,在奋进中践行“知地明理、笃行致用”的学术使命。
1、综合新闻篇:学部要事纪实
10月20日至24日,测绘遥感系张喜旺、王海鹰、陈锋锐等多位专业教师带领硕、博研究生和本科生,赴河南省兰考县开展为期五天的地理工程综合研学。此次综合研学以兰考为实践课堂,贯通“学科知识—技术方法—地方实践”全链条。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赋能国家战略的认知,更有效锤炼了在复杂真实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活动是我部践行“文理交叉、理工融合、校地协同”育人理念和推动“STEP”计划落地见效的生动体现。未来,我系将持续拓展实境教学平台,深化科教融合与产教协同,推动科研成果更好服务地方发展需求,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卓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地理人才开辟新路径。
10月22日,巴基斯坦莫希乌丁伊斯兰大学植物学系主任、副教授Asim Shahzad于地学楼三楼301会议室作题为《2025年巴基斯坦洪灾造成的破坏及对应的生态管控措施》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秦明周教授主持,我部相关专业师生参与此次交流研讨。Asim Shahzad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2025年巴基斯坦特大洪水的成因、规模及其造成的严重破坏。报告结束后,Asim Shahzad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区域气候差异、生态治理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报告内容前沿、案例生动,不仅拓展了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生态学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与技术创新的理解。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东北财经大学圆满落幕。大赛以“统计创新应用·数据引领未来”为主题。本届比赛竞争激烈,共有来自全国高校的891支队伍晋级全国赛,其中包括本科生组588支、研究生组303支。我部本科生廖文静、陈子木、赵文雅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的作品《借用规模还是集聚阴影?—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城市网络联系对减污降碳效应影响分析》,凭借鲜明的地理学视角与扎实的数据建模能力,荣获本科生组全国一等奖。
10月26日上午,我部于金明校区华苑北侧乒乓球台和地学楼三楼乒乓球室两处场地同步举行2025年“迎新杯”乒乓球赛。本次赛事采取小组赛、淘汰赛与决赛相结合的赛制。赛场上选手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发球抢攻、削球防守、正手对拉等精彩技术频频上演。2023级学生赵天浩、2024级学生袁梦绮分别荣获男子、女子单打冠军,混合团体赛方面,由赵天浩、冯灿、闫旭和郭宇珊组成的队伍斩获第一名。此次比赛的成功举行,极大点燃了我部学子的运动热情,有效提升了大家的身体素质与精神风貌。未来,学部将持续搭建多元成长平台,鼓励更多学子在运动中发现热爱、在合作中凝聚力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10月26日下午,我部在金明校区排球场举行“迎新杯”排球赛。本次比赛共设有单人自垫球、双人华尔兹、轻巧隔网垫、排球体验赛四个项目。2024级学生赵翊君获单人自垫球赛一等奖;在双人华尔兹项目中,第八队的2023级学生钟霖与卢玉光、第九队的2023级学生郝宇与董峥两队凭借其无可挑剔的发挥,最终双双得冠,并列第一。轻巧隔网垫项目中,由2023级学生吴晨曦、赵天浩、何东霖组成的三人队凭借精彩配合锁定胜局。压轴的排球体验赛将整场赛事推向最高潮,各参赛队轮番上演精彩攻防,其中“黑夜银狐队”攻防有序,配合默契,最终摘得桂冠。本届“迎新杯”排球赛的圆满结束,不仅为新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融入集体的平台,也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氛围,展现了我部学子昂扬的精神风貌与青春风采。
10月28日晚,我部在地学楼301会议室举行“STEP”创新实践课第一讲“如何进行规范性的课堂教学”。本次活动由副院长丁志伟教授主讲,学部学科办主任杨阳与2025级科创班全体同学参与。课程伊始,杨阳向在场同学作了导学建议。他围绕“如何明确学习目标”“如何抓住机遇”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勉励同学们立志高远、勇攀高峰和勇立潮头。课程的首要环节是教学技能讲解。丁志伟以“如何进行规范性课堂教学”为主题,从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层次讲解。课程第二环节是理论学习。在丁志伟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了“十五五”规划建议的重要精神。整场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扎实的理论指导,又有生动的实践演示,还有深入性的教学理念输出。
10月30日,新华社记者到访我部,学部主任刘彦随,学部委员、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乔家君,学部委员秦奋,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丁志伟出席接待。围绕学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特色及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议题开展采访。采访中,学部主任刘彦随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路径,重点分享了学部标志性科研项目成果;阐述了“理论+实地调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的亮眼表现。记者认为学部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具有积极传播价值。此次采访不仅为外界深入了解学部发展成果搭建了重要平台,更将进一步提升学部的社会影响力,为后续深化科研合作、吸引优质生源奠定良好基础。
 
 
 
 
 
 
 
 
 
 
2、党日活动篇:践悟使命担当
10月29日,我部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在地学楼213会议室开展“以法为盾护国安,以学践知反间谍”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刘方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伊始,刘方同志阐述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人民防线的重大意义。在交流讨论环节,支部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踊跃发言,畅谈学习体会。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将理论学习、案例警示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支部党员的国家安全法治素养、反间谍防范能力与科研保密意识。未来,支部将继续开展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学习,推动支部成员以身作则,强化保密意识与鉴别能力,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10月29日,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地学楼二楼215报告厅开展以“学习安全法规,筑牢人民防线”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卞荷雨主持,由党员邢运龙进行领学,全体党员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会议伊始,卞荷雨简要介绍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理念和相关法律知识,指出广大党员要以身作则,共同构筑坚实可靠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在集体学习阶段,邢运龙分别从认清安全形势、掌握法律武器、树立总体观念和践行职责使命四个方面展开叙述。领学结束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如何保卫国家安全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并踊跃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将增强防范意识,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动中去。
 
 
3、信息速递篇:申报活动提醒
(11月19日截止)关于举办“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微故事竞赛的通知。
本次微故事竞赛学院将征集到的作品报送至学校,学校根据作品数量及质量设置奖项,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