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科技活动周 | 以图为媒,绘智为疆——从王家耀院士讲起的测绘强国梦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Kc

发布时间:2025-06-03

浏览次数:

在新时代的中国,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如同双翼之鸟、双轮之车,共同推动着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地理科学与工程领域,测绘科技不仅承载着“看见中国”的国家战略使命,更肩负着将复杂空间认知转化为全民共享知识图谱的社会责任。

作为地理科学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我深知测绘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地图,不只是信息承载的媒介,更是国家空间认知力的象征。这一深刻认识,得益于王家耀院士曾在测绘学概论那节课上为我们讲授的那次关于“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那堂课上,王院士系统地讲述了我国地图学由“数字化”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地理信息系统从“系统”到“服务”的演进过程。他指出,时空大数据平台已成为国家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他强调:“地图早已不是静态的纸上绘图,而是动态、实时、智能的知识表达平台。”这不仅展现了测绘科技的创新高度,更让我首次感受到,原来地图也可以“思考”。

王家耀院士长期致力于地图学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地理信息服务及时空大数据平台的研究,服务于智慧城市和乡村振兴。他主持完成的“智能化地图综合与多尺度级联更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解决了多尺度矢量地形图数据库重复建库等国际难题,提升了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次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需两翼齐飞”的战略部署。科技创新引领我们探索“看不见的世界”,科学普及则让更多人理解并信任这份探索。测绘正是一个连接专业前沿与公众认知的绝佳桥梁:从纸质地图到智慧地图,从“测量地物”到“解读地理关系”,这既是技术维度的跃升,也是认知体系的革新。

作为一名地理科学学院的学生,我深知,新时代的测绘人要不仅精于技术,更要勇担传播使命——将抽象的空间知识转化为人人可感的地理智慧,让公众理解地图、信任地图、善用地图。未来无论从事科研还是工程,我都希望能秉承王院士“服务国家、回馈社会”的精神,把对测绘的热爱写进地图,把对时代的担当投射在祖国的山川湖海之间。

地图之上,山河为证;尺量之间,使命如磐。